【早安健康/池谷敏郎(日本知名醫學博士、心血管疾病權威)】異位性脂肪的危險性 前文提過,日常生活中如果飲食過量,多餘的熱量就會以中性脂肪的狀態,蓄積在脂肪細胞裡,長久下來,脂肪細胞會逐漸變大,一旦負荷超過極限,脂肪細胞就會自動增加,以消耗這些過多的脂肪。 就像這樣,當聚集在皮膚下方的脂肪細胞膨脹、增多之後,皮下脂肪就會增加;聚集在腹部周圍的脂肪細胞膨脹、增多之後,內臟脂肪就會變多。但這樣還沒完,如果還有更多脂肪產生,就連皮下脂肪、內臟脂肪也無法完全收容的時候,這些無處可去的脂肪就會進入「脂肪細胞以外」的部位。 最後,就連心臟、肝臟、胰臟、肌肉(骨骼肌)等原本不該有脂肪附著的部位,也會被脂肪盤據。換句話說,這些多餘的脂肪會跑錯地方,蓄積在心臟的心肌細胞、肝臟的肝細胞、胰臟的β細胞、骨骼肌(Skeletal Muscle)的肌細胞(Muscle Cell)等,這些原本不具備蓄積中性脂肪功能的各種體細胞裡。 這就是在皮下脂肪、內臟脂肪之外的第三種脂肪,也就是所謂的異位性脂肪(Ectopic Fat)。 為什麼我明明不喝酒,卻還是得了肝炎? 脂肪附著在原本應該不會有的地方,當然不是件好事。異位性脂肪一旦蓄積,該部位就會開始慢性發炎、產生悶燒。 例如,肝臟如果有多餘的脂肪附著,就會在該處引起發炎,肝臟的細胞會因此虛弱、壞死。因為免疫細胞之一的巨噬細胞會包圍該處,並攻擊原本健康的細胞,最後引發肝炎。 這種類型的肝炎稱為「非酒精性脂性肝炎」(NASH)。大家對肝炎的印象或許都是飲酒過量,但其實不喝酒的人,也會罹患肝炎。健康檢查之後,聽到醫師說:「你有脂肪肝,要少喝點酒喔!」你可能會很疑惑:「我明明沒有喝酒啊,怎麼會這樣呢?」或許就是蓄積在肝臟的脂肪搞的鬼,還是快快減肥比較實在。 另外,當肝臟或肌肉有多餘的脂肪附著時,胰島素的效能就會變差。肝臟或肌肉會在胰島素的協助之下,把血液中的葡萄糖蓄積成能量。然而,異位性脂肪一旦增加,胰島素的作用就會下降,人體吸收糖類的功能就會停滯。 發炎物質入侵心臟,損傷比自然老化更快!下一頁醫學博士推薦這些抗發炎食物必吃 發炎的介質隨著脂肪入侵心臟 除了肝臟之外,更恐怖的是,附著在心臟周圍的異位性脂肪。這些脂肪會順著細小血管,把那些會引起發炎的介質,送進負責運送氧氣和營養進入心臟血管的冠狀動脈,使冠狀動脈悶燒、加速老化與脆化。 而且,這種因發炎引起的損害,速度遠比冠狀動脈本身的自然老化(動脈硬化)還要更快。同時,負責把營養送進心臟的冠狀動脈,也有可能因此阻塞。因此,異位性脂肪的存在可說是相當危險。 總而言之,這些會到處跑來跑去的多餘脂肪,會像流氓一樣盤據在原本不應該存在的部位。對人體來說,異位性脂肪就是個陌生且詭異的傢伙,免疫系統會將之視為攻擊對象,並在戰鬥的過程中引起發炎、慢慢地侵蝕身體。 「抗氧化力」較強的蔬菜,「抗發炎力」也較高 前面針對油品的部分做了說明,在本章節的最後,我們來談談蔬菜吧。 多吃蔬菜很重要,這件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。但各位可能不知道,吃對蔬菜也可有效抑制體內悶燒。 平常在吃飯的時候,建議大家先從蔬菜開始吃起,除了可以預防飲食過量之外,蔬菜所含的豐富食物纖維,也可以預防血糖值急速攀升,同時改善腸內環境。另一件令人振奮的事,在於蔬菜富含的抗氧化物質。 所謂氧化,指的是物質與氧氣結合所產生的反應。人們常說「人體氧化=身體生鏽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 人們吸進體內的空氣中,有二%必然會成為氧化力強大的有害活性氧,所以人體原本就具備抑制活性氧的能力(=抗氧化力)。因此,在正常情況下,少量的活性氧並不會構成危害。然而,活性氧一旦增加過多,身體就會處理不及,在體內的各個部位引起氧化壓力。尤其,抗氧化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,所以年齡越高,越容易發生氧化壓力。 氧化壓力一旦發生,發炎就會像用打火石敲打出的火花一般,開始飛濺、擴散。換句話說,有氧化壓力的地方,就會出現發炎症狀。反過來說,只要提高抗氧化力,不讓氧化壓力發生,就可以減少慢性發炎。 植物也需要抗氧化嗎? 因此,我建議大家,一日三餐最好都能攝取抗氧化作用較高的蔬菜。 植物本身因為不會移動,為了避免遭受紫外線等傷害,會自行製造出稱為「植化素」(Phytochemical,又稱植物生化素[Hytochemicals])的成分,用來保護自己。這就是植物擁有抗氧化力的原因。 另外,蔬菜或水果中所含的維生素C;堅果類或橄欖油等食材內所含的維生素E,也具有極高的抗氧化力。 請各位每天積極攝取這類抗氧化物質,作為預防發炎的起點。 【延伸閱讀】 本文摘自《抗發炎:斷開百病最強絕招》/池谷敏郎(日本知名醫學博士、心血管疾病權威)/遠流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nglo4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